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早期研究提出了对振动叠加应变增长现象的解剖式分析方法,进而发现爆炸加载下带扰动源球壳上的弯曲波和壳体变形呈空间周期分布的规律.参考Timoshenko梁的弯曲理论,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壳体发生较小的弯曲变形的假设,推导出球壳上弯曲波波速和波长的关系,计算得到最短弯曲波和与膜振动频率相近的弯曲波的波速,还结合早期研究提出的壳体变形分布周期与弯曲波波速的关系,计算得到了壳体变形空间分布的周期.结果 表明:(1)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其中弯曲波波速的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相差在15%以内,壳体变形空间分布周期的计算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相差在12%以内;(2)弯曲波波长越短,波速越快,当波长无限短时,波速趋于极限值,约为声速的0.574倍.本计算方法为解剖式分析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内聚爆炸载荷下热塑性中厚球壳的变形和层裂
固体力学
热塑性本构关系
有限差分
球壳
数值模拟
爆炸冲击波反射流场的理论计算方法
爆炸冲击波
非正规反射
镜像方法
理论计算
球壳塑性变形下的应变增长现象
爆炸容器
应变增长现象
塑性变形
周期性爆炸载荷
爆炸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的动力屈曲
固体力学
冲击屈曲
Budiansky-Roth准则
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爆炸下球壳变形空间周期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爆炸容器 应变增长 弯曲波 空间周期分布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与数值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O3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3/bzycj-2019-03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庆明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40 1199 18.0 27.0
2 刘文祥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动载与效应实验室 27 80 5.0 8.0
4 张德志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动载与效应实验室 42 254 9.0 15.0
5 钟方平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动载与效应实验室 31 292 10.0 16.0
8 程帅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动载与效应实验室 10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爆炸容器
应变增长
弯曲波
空间周期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