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性的把握是在"批判"资本现代性的进路中完成的,这样一来,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就成了资本现代性的进化论.而实际上,马克思晚年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在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上发现了另一种进路,这也被普遍认为是东方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性道路的理论正名.所以,有必要在坚持和发扬唯物史观的原则下,探寻和厘清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揭开西方现代性理论对马克思"现代性"的"遮蔽",这对构建中国新现代性理论,进而探索中国的现代性道路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小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唯物史观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位问题
马克思
现代性
中国传统文化
身位
论李达对唯物史观和实践唯物论的阐释
李达
《现代社会学》
《社会学大纲》
唯物史观
实践唯物论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展的唯物史观视域中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复杂性分析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 中国新现代性 唯物史观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与时代问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B03
字数 8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一丁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性
后现代
中国新现代性
唯物史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