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断陷盆地陡坡带近源扇体的发育规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在"源—汇"理论指导下对秦皇岛A构造近源扇体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石臼坨凸起的中生界火山岩潜山为秦皇岛A构造提供充足的沉积碎屑.提出"隐性古沟谷"概念,解决了物源区无古沟谷输砂的问题.在构造重新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古断距恢复和古地貌恢复识别出了平行断裂型古转换带.发育在坡折带上的古转换带可以作为古水系进入盆地的入口,从而确定陡坡带近源扇体的发育位置.在物源分析、注水口识别、古地貌恢复的基础上,建立了隐性古沟谷—平行断裂型古转换带控砂模式.在该模式指导下,利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属性优化技术,精细刻画了近源扇体的平面形态.已钻井QHDA1井打在了秦皇岛A构造"二台阶"上的扇缘部位,未钻遇扇体的根部,故而储层不发育.研究区有利勘探区带位于构造"一台阶"的扇根部位.
推荐文章
石臼坨凸起西南缘陡坡带东三段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古沟谷
古地貌
沉积底型
控砂作用
石臼坨凸起西南缘
陡坡带
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地震反射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
陡坡带
砂砾岩扇体
地震相
地震属性特征
陆相断陷湖盆陡坡断裂带沉积响应及充填过程——以东营断陷湖盆北部陡坡断裂带古近系为例
陡坡断裂带
沉积响应
沉积充填
构造-沉积演化
陆相断陷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断陷盆地注水口识别的陡坡带近源扇体研究 ——以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秦皇岛A构造东三段为例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源—汇理论 隐性古沟谷 古转换带 陡坡带 近源扇体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0-5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7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21 85 6.0 8.0
2 张捷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2 0 0.0 0.0
3 孙希家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4 4 2.0 2.0
4 华晓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3 2 1.0 1.0
5 姚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3 17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8)
共引文献  (256)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源—汇理论
隐性古沟谷
古转换带
陡坡带
近源扇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