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芯片法对疑似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13种病原体检测,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就诊于我院的疑似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深部痰液标本2029例及肺泡灌洗液标本246例,分别采用LAMP芯片法和分离培养技术对病原体进行检测.以培养法为"金标准",对LAMP芯片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在深部痰液标本中,LAMP芯片法和普通培养法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7.96%(1176/2029)和10.50%(213/2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11,P<0.01);两种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一致性最高(Kappa=0.651,95%CI=0.561~0.741).痰液标本中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1.24%(431/2029).深部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检出的病原体种类及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LAMP芯片法可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液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病原体,尤其是苛养菌和不可培养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其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培养法,且其检测快速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推荐文章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及其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疾病
RNA
聚合酶链反应
1~6岁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临床分析
1~6岁
平谷区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检测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AMP芯片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价值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 核酸扩增技术 芯片分析技术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5|R51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2/jms.2096-5532.2020.56.05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伊茂礼 9 9 2.0 3.0
2 王娜 14 60 4.0 7.0
3 孙成铭 18 49 3.0 6.0
4 张贵丽 8 23 2.0 4.0
5 魏晓楠 2 0 0.0 0.0
6 弭苗苗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吸道感染
病原
核酸扩增技术
芯片分析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4488
37-1356/R
大16开
青岛市登州路38号
24-12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5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