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海战开放性脑损伤后使用右美托咪啶是否具有抗炎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每组各6只.在地西泮麻醉下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实验兔脑开放伤口经南海海水冲洗60 min后,Dex组实验兔腹腔注射50 mg/kg盐酸右美托咪啶,Con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给药缝合好伤口后继续饲养48 h处死实验兔,取脑组织标本做HE染色.采外周血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指标水平变化.结果Con组创伤性脑细胞水肿主要表现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胞体明显肿胀,原有的椎体形状无法清晰辨认,细胞核浓染色,且出现细胞核周围环形低染甚至是空白染色区;而Dex组可明显改善以上组织细胞损伤和水肿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和Con组相比,Dex组IL-1β、TNF-α和S100-β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IL-6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开放性损伤后经南海近滩海水浸泡后给予右美托咪啶具有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右美托咪啶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啶
纤维支气管镜
插管法,气管内
清醒镇静
芬太尼
右美托咪啶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右美托咪啶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保护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大鼠
右美托咪啶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
颅脑损伤
右美托咪啶
镇静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美托咪啶在南海近滩海水条件下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右美托咪啶 脑保护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3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41.2020.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性脑损伤
右美托咪啶
脑保护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9141
11-9360/R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