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半静态染毒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CWNT-OH)对锦鲫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锦鲫经28 d不同质量浓度的SWCNT和MWCNT-OH(0,10,100和1000μg/L)暴露后,暴露组14 d鳃组织切片检查发现出现鳃动脉瘤、鳃细胞水肿、畸形生长等病理症状;然而在2种碳纳米管低浓度暴露下,锦鲫的肝脏切片没有观察到损伤,高浓度时肝脏有轻微空泡损伤.暴露期间锦鲫没有死亡,随着暴露天数的增加,2种碳纳米管都能对SOD和CAT酶产生抑制作用,高浓度组抑制明显,肝脏抗氧化系统受到损伤.指出,虽然碳纳米管的毒性较低,但其长期暴露对鱼类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关注.
推荐文章
碳纳米管与菲暴露对水稻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碳纳米材料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植物毒性
抗氧化酶
生态风险
单壁碳纳米管的γ辐射剪切与光声效应
单壁碳纳米管
γ辐射
剪切
光声效应
浅谈单壁碳纳米管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差异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差异
土霉素对日本锦鲫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土霉素
日本锦鲫
抗氧化防御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种典型碳纳米管低浓度暴露诱发锦鲫组织损伤与肝脏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监控与预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毒性作用 抗氧化系统 锦鲫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风险评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83|X503.2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0.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士祥 61 2270 20.0 47.0
2 阚海峰 2 5 1.0 2.0
3 陆明霞 1 0 0.0 0.0
4 黄继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毒性作用
抗氧化系统
锦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监控与预警
双月刊
1674-6732
32-1805/X
大16开
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