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炔为碳源,采用CVD法在高温气体环境下裂解制备纳米碳球,进而以KOH为活化剂,将不同比例的KOH与纳米碳球混合进行热活化处理制备多孔纳米碳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碱碳比分别为2:1、3:1、4:1.通过SEM、TEM、XRD、BET等对制备的多孔纳米碳球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适当的碱碳比处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当碱碳比为3:1时制备的多孔纳米碳球具有较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能达到1163.5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有930.5 mAh/g,库伦效率为79.98%,在循环100次后比容量维持在420 mAh/g,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推荐文章
功能化多孔碳纳米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功能化
多孔碳纳米球
体积电容
超级电容器
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氮掺杂
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MnO2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锰
纳米结构
水热
电化学
超级电容器
泡沫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泡沫碳
镍催化剂
泡沫碳/碳纳米管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孔纳米碳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多孔纳米碳球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生物及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3/j.suse.2020.06.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多孔纳米碳球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6-7543
51-1792/N
大16开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51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