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旨在探讨板芩桔甘合剂(BQJGHJ)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疗效.选取120只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感染病毒)、阳性药物组(感染病毒+甘胆口服液)和BQJGHJ高、中、低剂量组(感染病毒+BQJGHJ),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感染IBV造模,4d后,各组分别饮水给药,连用5d.每天观察各组雏鸡临床症状,记录临床症状记分,统计有效率、治愈率;在造模后,给药第3、5天,及停药后第2天分别自翅下静脉采集血液,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感染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变化.结果 显示:BQJGHJ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80.0%、65.0%,有效率分别为90.0%、95.0%、80.o%.模型组雏鸡血清中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给药第3、5天时,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第5天时,高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时间、其他组差异均不显著)、IL-10含量(第5天时差异极显著,P<0.01)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在停药后2d,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10含量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QJGHJ可提高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FN-r、IL-10的含量,降低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L-6的含量,发挥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推荐文章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
抗病毒颗粒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试验
抗病毒颗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临床疗效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防治
诊断
接触性传染病
自然感染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属
流行病学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
干扰试验
治疗
疫苗接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芩桔甘合剂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板芩桔甘合剂 IBV-M41 IFN-γ IL-6 IL-10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兽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39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853.9
字数 6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娟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14 562 12.0 19.0
3 罗艺晨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5 45 3.0 6.0
6 林春发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7 2 1.0 1.0
7 王忠清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1)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7(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8(2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9(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芩桔甘合剂
IBV-M41
IFN-γ
IL-6
IL-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