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Thermo-Calc热模拟程序计算和实验(电子显微镜、微探针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四元系Al?(2~4)Ca?Ni?La(质量分数,%)合金在铝角附近的结构.根据得到的相平衡数据,提出Al?Ca?Ni?La体系液相面和固相相场分布的实验投影.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含2%~4%Ca、2%~4%Ni和1%~3%La(质量分数)的合金具有超细的亚共晶组织,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为30%,因此,可以将这些合金归类为天然Al基复合材料.超细共晶结构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其机制可以很好地用修订的Orowan循环模型描述.在350~400结合Thermo-Calc热模拟程序计算和实验(电子显微镜、微探针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四元系Al?(2~4)Ca?Ni?La(质量分数,%)合金在铝角附近的结构.根据得到的相平衡数据,提出Al?Ca?Ni?La体系液相面和固相相场分布的实验投影.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含2%~4%Ca、2%~4%Ni和1%~3%La(质量分数)的合金具有超细的亚共晶组织,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为30%,因此,可以将这些合金归类为天然Al基复合材料.超细共晶结构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其机制可以很好地用修订的Orowan循环模型描述.在350~400结合Thermo-Calc热模拟程序计算和实验(电子显微镜、微探针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四元系Al?(2~4)Ca?Ni?La(质量分数,%)合金在铝角附近的结构.根据得到的相平衡数据,提出Al?Ca?Ni?La体系液相面和固相相场分布的实验投影.显微组织研究表明,含2%~4%Ca、2%~4%Ni和1%~3%La(质量分数)的合金具有超细的亚共晶组织,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为30%,因此,可以将这些合金归类为天然Al基复合材料.超细共晶结构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其机制可以很好地用修订的Orowan循环模型描述.在350~400℃ 退火过程中,由于L12型相(Al3(Zr,Sc))纳米颗粒的形成,添加少量的Zr和Sc(分别为0.2%和0.1%,质量分数)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提高约25%).由于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高,该新合金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退火过程中,由于L12型相(Al3(Zr,Sc))纳米颗粒的形成,添加少量的Zr和Sc(分别为0.2%和0.1%,质量分数)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提高约25%).由于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高,该新合金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退火过程中,由于L12型相(Al3(Zr,Sc))纳米颗粒的形成,添加少量的Zr和Sc(分别为0.2%和0.1%,质量分数)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提高约25%).由于共晶金属间化合物的体积分数高,该新合金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推荐文章
离心铸造原位初生Si/Al3Ni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离心铸造
初生Si1Al3Ni
铝基复合材料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复合材料
纳米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纳米SiC颗粒增强ADC12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机械搅拌
高能超声复合法
纳米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石墨烯
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分散工艺
界面结合
增强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12型纳米颗粒增强以Al?Ca?Ni?La体系为基体的铝基复合材料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Al?Ca合金 共晶 金属间化合物 相图 稀土元素 纳米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0-86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962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20)65259-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Ca合金
共晶
金属间化合物
相图
稀土元素
纳米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