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析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超声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初产妇80例分到观察组,其中有40例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剩余40例产妇选择剖宫产.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未育女性40例分到对照组.对所有人进行全面的检测,主要测量内容包括: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宫颈外口位置,同时通过测量结果 对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和宫颈外口移动度进行详细的计算.另外,还要详细的测量肛提肌中部厚度,并根据测量结果 对其厚度率进行详细计算.本次测量均在静息和最大收缩状态下使用二维会阴盆底超声技术.结果 经测量和计算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膀胱颈位置和宫颈外口位置明显降低,且尿道倾斜角增大,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宫外口移动度增加,肛提肌增厚率降低,以上反应在经阴道分娩者中表现较为明显.对照组成员和观察组中选择性剖宫产者的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宫颈外口移动度以及肛提肌增厚率呈现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位置及功能状态的动态观察中,可使用二维会阴盆底超声技术,就产妇盆底结构在初产妇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而言,其主要因素与分娩方式无关,而是妊娠本身.
推荐文章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
分娩方式
产妇
盆底I类肌力
盆底II类肌力
超声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与功能的评估价值
经会阴超声
初产妇
早期盆底结构
功能
盆底异常
评估价值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和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康复
盆底表面肌电
分娩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超声评估
来源期刊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初产妇 不同分娩方式 盆底结构 超声评估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玲丽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初产妇
不同分娩方式
盆底结构
超声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季刊
2095-4220
11-9318/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新嘉园东里一区8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