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院内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收治,经临床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且无脑出血症状患者182例,患者全部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包括桥接治疗或直接取栓治疗).根据患者到达医院至股动脉置鞘成功时间(DTP),分为延误组(DTP> 90 min)和非延误组(DTP≤90 min).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卒中史、手术史等)及临床资料[如发病时间、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多模影像检查等]以及急诊取栓流程时间(如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CT检查时间、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获得影像结果至获取知情同意时间、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获得知情同意至入导管室时间、入院至股动脉置鞘成功时间等)并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机械取栓院内延误的影响因素. 结果 182例患者中,延误组患者133例,非延误组患者49例.(1)延误组多模影像检查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延误组[82.7% (110/133)比53.1% (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63,P<0.01).(2)延误组入院至获得检查报告时间[43(25,62) min比27(20,39) min,Z=-3.914,P<0.01]、获得检查结果至获取知情同意时间[25(13,45) min比10(5,24) min,Z=-5.204,P<0.01]、获取知情同意至入导管室时间[32(20,50) min比24(17,30) min,Z=-3.453,P=0.001]、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24±7) min比(19±9)min,t=2.251,P=0.029]、入院至股动脉置鞘成功时间[(140±60) min比(75±12) min,t=11.728,P<0.01]均多于非延误组.(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至获得检查报告时间(OR=1.280,95% CI:1.135~1.442,P<0.01)、获得检查结果至获取知情同意时间(OR=1.310,95%CI:1.159 ~ 1.480,P<0.01)、获取知情同意至入导管室时间(OR=1.264,95%CI:1.113~ 1.436,P<0.01)、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OR=1.360,95%CI:1.132~1.634,P<0.01)是机械取栓院内延误的影响因素.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流程院内延误受入院至获得检查报告时间、获得检查结果至获取知情同意时间、获取知情同意至入导管室时间、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流程急需优化.
推荐文章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现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和院内延误现状分析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院前延误
院内延误
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抽吸取栓
支架取栓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取栓治疗 院内延误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9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20.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320 2044 18.0 29.0
2 李明 106 313 9.0 14.0
3 赵文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5 37 4.0 6.0
4 马红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6 12 2.0 3.0
5 梁宏艳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9 1.0 3.0
6 惠文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9)
共引文献  (5608)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5(3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6(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取栓治疗
院内延误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