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MFIX开源程序建立了三维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模型,利用MFIX-离散单元法(DEM)模型对源程序进行不同曳力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颗粒在三维喷动床内的流动特性,同时结合实验对喷动床内0.2~2.0 s内的颗粒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相似度较高,Gidaspow模型床高与实验结果较接近,但该模型床高波动范围较大,而Syamlal-O'Brien模型相对较为接近实验结果;2种曳力模型下model B比model A的死区范围小,采用model B流动性更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床高会出现一个极值点,在此点前后床高波动较大,modelB的床高极值点比model A的高,且Syamlal-O'Brien模型比Gidaspow模型出现床高极值的时间点往后推移.
推荐文章
可压密相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
CDIPSAR算法
低湍流雷诺数
可压
密相
循环流化床多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
多组分颗粒双流体模型
颗粒动力学
数值模拟
催化裂化再生器内气固两相流动及烧焦反应的数值模拟
再生器
数值模拟
气固流动
烧焦反应
大涡模拟方法模拟鼓泡床内气固两相流动
大涡模拟
双流体模型
鼓泡床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MFIX开源程序下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动力工程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动 MFIX-DEM 曳力模型 床高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热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4-5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5
字数 45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805/j.cnki.jcspe.2020.07.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斌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93 494 10.0 16.0
2 杨建蒙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42 210 9.0 12.0
3 王洪远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侯党员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固两相流动
MFIX-DEM
曳力模型
床高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力工程学报
月刊
1674-7607
31-2041/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剑川路1115号
4-30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