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控,采用室内生测方法开展了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及其不同配比组合分别对大豆根腐病及小地老虎的联合毒力和作物安全性评价以期为高效、安全的最佳药剂配比筛选的确定及其种子处理剂的研发提供科学指导.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混配对大豆根腐病病菌的联合作用因混配比列不同而异,当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的配比为1:1和1:0.6时,混剂对大豆根腐病菌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38.17和125.32,其中以1:1混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当苯醚甲环唑与咯菌腈以1:1混配后,再与噻虫嗪进行不同比列混配,发现三者的比例为0.8:0.8:22.4时,混剂对大豆根腐病病菌、小地老虎最高活性,其EC50、LC50分别接近于杀菌混剂(0.8:0.8)EC50和噻虫嗪LC50.以此最佳配比配制的24%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在药剂与种子以药种比为120 g a.i./100 kg和240 g a.i./100 kg处理3种大豆种子后不影响种子的发芽、出苗和生长,说明在以上剂量范围和试验条件下此药剂对大豆安全.
推荐文章
30%噻虫嗪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及矮花叶病的防治效果
30%噻虫嗪
玉米种子
出苗数
保苗率
矮花叶病
产量
大豆病虫害具体防治技术
大豆种植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混用对大豆病虫害的毒力及作物安全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农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24%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 大豆根腐病 小地老虎 毒力 安全性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450
字数 5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01/j.cnki.cn10-1660/tq.2020.06.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国斌 33 113 6.0 8.0
2 张帮林 6 5 1.0 2.0
3 李文 6 30 4.0 5.0
4 葛亮亮 2 0 0.0 0.0
5 金立 2 0 0.0 0.0
6 汤忠祥 2 7 1.0 2.0
7 胡华海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4%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
大豆根腐病
小地老虎
毒力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农药
月刊
1009-6485
10-1660/TQ
16开
上海市斜土路2354号
4-2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