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程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大体病理/显微病理和血清学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麻醉后,施行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术后2周、4周和6周共3组,每组10只.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大鼠10只,操作方法同模型组,但只穿线不结扎.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6周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检测,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脑组织TTC染色法评价脑缺血范围,HE染色后进行显微镜下脑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2周组、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 0.05);与2周组比较,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明显(P < 0.05).血清炎性指标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同时程模型组大鼠的IL-6水平明显升高(P <0.05),其余两个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2周组、4周组和6周组大鼠的脑组织缺血范围随时程延长而增加,脑组织形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炎性浸润.结论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由缺血发展到梗死灶出现,并伴随神经功能障碍,随时程的延长而变化不同,应根据药物作用机制选择干预时机.
推荐文章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学习记忆相关脑区血流量的影响
颈总动脉结扎
脑血流量
血管性痴呆
动物模型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认知功能
神经元
突触
神经炎症
大鼠
综述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组织中IDO的变化1)
慢性低灌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海马组织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功能障碍
线栓法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脑血流低灌注不同时程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病理学变化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神经功能障碍 慢性脑缺血 炎性因子 病理改变 大鼠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33|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817.2020.06.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神经功能障碍
慢性脑缺血
炎性因子
病理改变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双月刊
1674-5817
31-1954/Q
16开
上海浦东金科路3577号
4-78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