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几种生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棕壤地区适用的生化抑制剂组合,提高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以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北纬40°48′,东经123°33′)耕层土壤(0~20 cm)为材料,进行氮肥配施不同种类的生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双氰胺(DCD)、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钙盐]及其组合的玉米盆栽试验.试验共设9个处理:(1)全量尿素+化学磷钾肥(NPK);(2)80%尿素+化学磷钾(N1PK);(3)单施化学磷钾肥(PK);(4)80%尿素+化学磷钾肥+1%DCD+0.1%DMPP(N1PKDP);(5)80%尿素+化学磷钾肥+1%DCD+1%NBPT(N1PKDN);(6)80%尿素+化学磷钾肥+1%NBPT+0.1%DMPP(N1PKNP);(7)80%尿素+化学磷钾肥+20%钙盐+0.1%DMPP(N1PKCP);(8)80%尿素+化学磷钾肥+0.1%DMPP(N1PKP);(9)80%尿素+化学磷钾肥+1%DCD(N1PKD),测定各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脲酶活性、硝化潜势、pH、玉米的氮磷钾吸收积累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所有添加生化抑制剂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含量,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土壤硝化潜势,提高氮磷钾吸收积累量.与N1PK处理相比,除N1PKDP处理外,其他添加生化抑制剂处理均提高了玉米氮肥利用率、生物量和产量,其中N1PKCP、N1PKP和N1PKD处理效果最明显,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02%、4.60%和4.59%;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6.28%、16.53%和15.67%;产量分别增加21.52%、19.45%和19.67%.除N1PKDP处理外,在棕壤上施用生化抑制剂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N1PKCP处理效果最好.生化抑制剂组合并不一定比单一抑制剂施用效果更佳,在特定土壤类型需进行筛选得出效果好的抑制剂组合.
推荐文章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 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施肥模式
黄泥田
养分累积
养分利用率
氮肥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的影响
黄泥田
尿素
尿素硝铵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硝酸盐
淋溶损失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
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黄泥田
氨挥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种生化抑制剂组合对棕壤玉米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化抑制剂 抑制剂组合 玉米产量 棕壤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20.04.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7)
共引文献  (1063)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化抑制剂
抑制剂组合
玉米产量
棕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