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交叉反应是具有相似抗原决定簇的过敏原引发的分子模拟效应,使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难以完全规避过敏物,导致病情反复.交叉反应物的判定对患者生活指导意义较大,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但实际上却很难辨别.目前对其研究方法较多,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对常用的研究交叉反应的方法及特点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金属硫蛋白基因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金属硫蛋白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基因敲除小鼠
10例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临床护理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临床护理
湿敷
饮食指导
心理护理
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雷公藤内酯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小鼠,近交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交叉反应研究方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交叉反应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研究方法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1-4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705.2020.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颖 2 0 0.0 0.0
2 李颖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叉反应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研究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季刊
1673-8705
11-5558/R
16开
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16楼019室
80-690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4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