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瓮安磷矿为鄂—湘—黔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黔中古陆的东侧,其中,大塘矿段位于发育完整的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中,该组地层自下而上为下白云岩段、A矿层、上白云岩段和B矿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A矿层P2O5高于B矿层,而Sr含量、Mg/Ca值却相反,表明从A矿层到B矿层,气候干旱炎热程度升高.碳酸盐C、O同位素表明:δ13C、δ18O和Z值在A矿层分别为-4.30‰~-2.03‰、-11.30‰~-7.53‰、112~119,B矿层分别为-1.16‰~1.49‰、-8.41‰~-2.26‰、123~129,表明A矿层的盐度较低,B矿层的盐度较高.Ceanom在A矿层均大于-0.1,在B矿层均小于-0.1,另外,Mo、U、V元素在A矿层高于B矿层,表明氧化还原条件从A矿层的还原转变为B矿层的氧化条件.A矿层稀土元素呈"左倾型"配分曲线和热水元素的富集,指示海相热水输入;Si、Al、Ti含量占一定比例,指示了陆源风化物质输入;δ13C阶段性变化指示了上升洋流带来的深海海水,因此,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矿物质可能有多个来源.A矿层"左倾型"稀土配分曲线以及磷酸盐球状、团块状结构和较高磨圆度,表明其成矿作用机制主要为海水机械动力;B矿层稀土元素呈"帽型"配分模式和大量微生物碎屑发育,表明其成矿机制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成矿作用,伴随海水机械动力.
推荐文章
瓮安震旦系磷块岩中的生物成矿作用
白云质磷块岩
陡山沱组
有机地球化学
生物成矿作用
贵州省
贵州瓮安白岩陡山沱组磷块岩特征及矿床成因
陡山沱组
磷矿床
岩石学特征
成矿作用
贵州瓮安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陡山沱组
磷块岩
地球化学
瓮安磷矿
贵州省
黔中地区陡山沱期开阳、瓮安磷矿区成矿作用研究现状探讨
陡山沱期
古地理环境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黔中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黔中瓮安早震旦世磷块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成矿物质 成因机制 黔中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古地理学及矿产资源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946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588.2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20.05.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瑞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30 6059 43.0 63.0
2 肖加飞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7 567 12.0 23.0
3 夏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9 599 12.0 24.0
4 杨海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6 79 4.0 6.0
5 何洪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1)
共引文献  (367)
参考文献  (5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成矿物质
成因机制
黔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