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形成于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俯冲和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岩浆弧东部出露的中—新生代变质岩是研究大陆地壳组成、生长和再造的理想窗口.本文选择早新生代的变质沉积岩——石榴子石矽线石云母片岩和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子石矽线石云母片岩由石榴子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矽线石、石英和金红石组成,峰期变质条件为730~750℃和0.78~0.81GPa.片岩和片麻岩中的锆石由继承的碎屑核和变质边组成,变质边给出的206 Pb/238 U年龄为51~72M a,继承碎屑核给出的206 Pb/238 U(或207 Pb/206 Pb)年龄在314~3286 M a之间,并具有340M a、550M a、1100~1200M a、1500~1600M a和1800M a年龄峰值,表明这些变质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晚石炭世.本文研究表明,冈底斯弧东段的古生代沉积岩在早新生代的碰撞造山过程中被埋藏到约25km深的中-下地壳,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由此导致了岩浆弧中-下地壳组成和同碰撞岩浆岩化学成分的变化.
推荐文章
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段措勤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构造组合分析
岩石构造组合
冈底斯构造岩浆带
中新生代
措勤地区
西藏
早新生代温室气候及冰期气候转型的模拟研究
早新生代
温室气候
古气候模拟
驱动机制
新疆西博格达山周缘地区中新生代沉积岩源区和构造背景
西博格达山
构造背景
物源属性
碎屑组分分析
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
武夷—云开地区早燕山构造亚阶段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武夷—云开地区
岩浆岩
地幔柱
早燕山期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沉积岩的早新生代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冈底斯岩浆弧 变质沉积岩 早新生代 变质与部分熔融 地壳加厚与再造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3-1430,后插6-后插1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11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言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3 1.0 1.0
2 秦圣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12 1.0 3.0
3 张成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5)
共引文献  (2711)
参考文献  (7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8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3(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5)
2004(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5(7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06(6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07(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8(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10(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3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6)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2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冈底斯岩浆弧
变质沉积岩
早新生代
变质与部分熔融
地壳加厚与再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