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是分析土体沉降和稳定性的主要手段.本构模型作为描述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数值模拟的基础.土体具有碎散性,这一基本物理特性导致了其具有压硬性、摩擦性和剪胀性,这是土的力学特性区别于金属的主要特征,在土体的本构模型中必须反映这3个基本特性.传统土力学将土体的变形和强度分离考虑,分别采用弹性理论和基于刚塑性模型的极限平衡理论分析,虽然应用广泛,但由于不能全面地反映土的基本力学特性,计算结果的精度常常难以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剑桥模型作为第一个全面反映压硬性、摩擦性和剪胀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了变形和强度的统一,能较好地描述饱和正常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被视为是现代土力学的开端;统一硬化模型通过引入一个独特的硬化参数进一步发展了剑桥模型,将适用范围扩大到超固结黏土.作者认为,未来岩土体本构模型研究的挑战是:如何考虑岩土体在受力过程中土骨架相变与多场耦合,以解决目前本构模型尚无法定量分析的能源、交通、环境和水利相关的重大岩土工程问题.超重力物理模拟具有缩尺效应和缩时效应,克服了常重力物理模拟中模型的应力水平低于原型的缺点,特别适用于大尺度、长历时问题的模拟.相较数值模拟,超重力物理模拟的优势在于能够检验本构模型的合理性,揭示本构模型无法描述的未知特性.最后,介绍了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联合分析大直径钢管桩水平受荷特性的工程案例.
推荐文章
基于ABAQUS建立土体本构模型库的研究
土体本构模型库
ABAQUS
二次开发
三轴试验
土体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本构模型
Duncan-Chang模型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平面应变状态下土体的软化特性与本构模拟
平面应变
应变软化
非共轴性
变形分叉
敏感环境下基坑数值分析中土体本构模型的选择
基坑
敏感环境
数值分析
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体的本构模型和超重力物理模拟
来源期刊 力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本构模型 超重力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1-91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TU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52/0459-1879-20-05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本构模型
超重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力学学报
双月刊
0459-1879
11-2062/O3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2号楼 324 房间
2-814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6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5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