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激光抽运Mz型原子磁强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灵敏度高的优点.介绍了激光抽运Mz型原子磁强计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该类型原子磁强计中激光功率和射频场强度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并对当前实现的原子磁强计样机中射频线圈的磁场强度均匀性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当前实现的原子磁强计样机的性能参数,并讨论了实现芯片级原子磁强计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LD抽运Nd:YAG复合腔双波长激光器
双波长激光
Nd:YAG激光器
复合腔结构
热透镜效应
532 nm激光脉冲抽运的钛蓝宝石增益开关激光器
Ti:Al2O3
增益开关
调Q激光器
腔结构
激光脉冲
LD抽运Nd:YVO4双波长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LD抽运
Nd:YVO4激光器
复合腔
双波长激光
热透镜效应
提高激光抽运铯原子磁力仪灵敏度的研究*
光抽运
塞曼效应
光探测磁共振
磁力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芯片化的激光抽运Mz型原子磁强计参数研究
来源期刊 导航定位与授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激光抽运 Mz型原子磁强计 磁共振信号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仪表与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16+.82
字数 23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6/j.cnki.2095-8110.2020.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杰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4 118 6.0 10.0
2 李松松 5 38 3.0 5.0
6 张奕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0 31 3.0 5.0
7 田原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5 303 7.0 17.0
8 范雪琴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抽运
Mz型原子磁强计
磁共振信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导航定位与授时
双月刊
2095-8110
10-1226/V
16开
北京7209信箱10分箱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6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