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创新一方面带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资金的融通效率,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作用;另一方面在普遍肯定以“破”为“立”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金融创新在实现信用工具的同时,又明显地呈现出市场参与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盲目从事监管套利以规避监管的不良意图,金融作为工具的边界与尺度不断遇到“合理”与“不合理”的挑战.整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依然主要处于政府主导模式,金融产品的创新受到监管力量的强约束,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数量型增长而非质量型增长,且所谓的金融产品创新同质化严重.过往诸多市场实践和监管变迁史证明我们还只是初步了解了金融作为工具的“壳”(方式)之所现,但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金融监管机关都未必能够充分理解金融作为工具的“核”(本质)之所在由此引发一轮又一轮对于市场开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不断反思与讨论.
推荐文章
种子企业植物品种权证券化融资探析
种子企业
植物品种权
资产证券化融资
特殊目的裁体
基于Copula函数的船舶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违约风险度量
船舶融资租赁
资产证券化
违约风险
Copula函数
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
工程造价
国际贯例
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 “国际惯例”到“本土移植”:我国证券化融资的历史特点
来源期刊 金融法苑 学科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证券化融资 强制性变迁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金融监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203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创新
证券化融资
强制性变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融法苑
半年刊
北京市丰台区益泽路2号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
总下载数(次)
393
总被引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