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化芩黄凝胶剂精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以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醇沉体积分数、药液质量浓度、静置时间、搅拌速度为影响因素,优化醇沉工艺;药液质量浓度、1%壳聚糖加入量、沉淀温度、静置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澄清工艺.结果 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体积分数50%,药液质量浓度0.8 g/mL,静置时间24 h,搅拌速度180 r/min,转移率综合评分97.79;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25 g/mL,1%壳聚糖加入量10%,沉淀温度40 ℃,静置时间24 h,转移率综合评分92.68,2种工艺下主要有效成分转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成本低廉,可用于精制芩黄凝胶剂.
推荐文章
优选精制蛇毒酶凝胶剂基质组成及制备工艺
正交实验
蛇毒酶凝胶剂
卡波姆-940
葛根芩连注射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葛根芩连注射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那他霉素粗粉精制工艺优化
那他霉素
精制
工艺优化
参芩凝胶提取工艺的优化
参芩凝胶
提取
药效学实验
层次分析法
单因素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芩黄凝胶剂精制工艺的优化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芩黄凝胶剂 醇沉 精制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评分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9-4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4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0.02.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旭东 45 106 6.0 8.0
2 黄燕 28 49 4.0 5.0
3 林雄 27 54 4.0 6.0
4 严国鸿 39 84 5.0 8.0
5 钟树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4)
共引文献  (19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2(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芩黄凝胶剂
醇沉
精制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