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和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配合尼麦角林)、C组(常规治疗配合尼麦角林与针刺),每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神经生化标志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炎性损伤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各组治疗过程中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MoCA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降低,且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VFSS、MoCA和MMSE评分升高,且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BDNF、NGF、NSE、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BDNF、NGF水平升高,且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NSE、TNF-α、IL-6和CRP水平降低,且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炎发生率为20.00%,B组为15.00%,C组为2.50%,C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和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可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