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猛禽体型大小、形态及食性分化明显,其后肢在捕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研究形态-生态关系的理想类群.本文以隼形目、鹰形目和鸮形目共21种66只猛禽为研究对象,对其跗跖骨、趾骨和爪进行线性测量,并按类群和主要食性进行分类,开展判别函数分析.研究显示:隼科第1趾有最高的爪-趾比,而且第1爪相对发达;鹰科第1趾相对最长,第1、2爪均较发达,第2趾的爪趾比最高.如上特征与鹰、隼科猎杀方式不同有关.鸮形目鸟类第2趾相对较长,第2爪长且爪基粗壮,第4趾的爪趾比相对最高.推测其第2、4趾在猎杀和固定猎物时发挥了较大作用,也可能与鸮形目鸟类的转趾型有关.按食性分类结果不及按类群分类明显,可能说明猛禽的后肢结构受系统发育影响较大.食腐猛禽与其他食性的猛禽区别明显,具有相对最长的第3趾和强壮的跗跖骨,利于在地上活动和取食过程中稳定重心.
推荐文章
3种鹭骨骼比较形态学研究
动物解剖学
夜鹭
白鹭
池鹭
骨骼
鸵鸟骨骼观察
鸵鸟
骨骼
解剖
水牛骨骼标本的串制工艺新探
水牛
骨骼标本
串制
双峰驼后肢关节形态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摘要)
解剖学
关节
双峰驼
后肢
家畜
比较解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猛禽后肢远端骨骼形态研究
来源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猛禽 跗跖骨 形态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89/j.1004-9398.2020.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子慧 23 158 6.0 11.0
2 王雪彬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猛禽
跗跖骨
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4-9398
11-3189/N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2-29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88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