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肝脏类器官对小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肝脏类器官,通过形态学、PCR和免疫荧光对类器官进行初步鉴定.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对照组进行肝左叶、中叶切除术+肝包膜注射200μL PBS;治疗组进行肝左叶、中叶切除术+肝包膜移植200μL类器官悬液.建模成功后分别于术后第1、4、7天收集标本.通过血清生化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评估肝脏类器官对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结果 类器官体外培养3 d,从直径20μm的囊性结构扩增到约125μm的细胞团(P<0.05),直径扩增近6倍.肝脏干细胞标志基因EPCAM、SOX9和CK19明显上调(P<0.05),传代前后基因保持稳定.免疫荧光显示CK8、Desmin、AFP和PCNA呈阳性.HE显示术后第4天,治疗组肝细胞形态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形态较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无脂肪或气球样变.对照组小鼠肝细胞核仁染色加深,仍有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区域存在肝细胞坏死区.免疫组化Ki67和Western blotting对增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增殖能力是对照组的3倍.肝功能检测发现治疗组在术后第4天ALT、AST、TBIL和DBIL明显下降,ALB合成增加(P<0.05).结论 具有肝脏干细胞属性和增殖能力的肝脏类器官,能通过保护肝细胞、改善部分肝切除术后小鼠肝功能,发挥促进肝再生作用.
推荐文章
匹格列酮抑制小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
匹格列酮
肝再生
肝切除术
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肝切除术
肝再生
肝细胞
干细胞
京尼平对ob/ob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脂肪肝
肝再生
肝切除术
京尼平
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Hedgehog信号分子的表达
大鼠
肝切除术
肝再生
Hedgehog信号通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脏类器官构建及其对小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作用
来源期刊 肝胆胰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脏类器官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再生 小鼠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96
页数 7页 分类号 R458|R657.3
字数 41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52/j.issn.1007-1954.2020.05.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脏类器官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再生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月刊
1007-1954
33-1196/R
大16开
浙江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601室
3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