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拓展聚乳酸(PLA)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以交联剂及壳聚糖(CTS)对PLA纤维进行接枝改性,使CTS固定于PLA非织造布之上,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CTS接枝改性PLA非织造布的工艺条件;研究了CTS接枝改性PLA非织造布的性能.结果 表明:CTS接枝改性PLA非织造布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0.2 g、壳聚糖质量浓度10 g/L、浸渍温度60℃、浸渍时间6 h、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使用醋酸和蒸馏水进行润洗;CTS接枝改性PLA非织造布的透气性为14%,导湿性为15 mm,平均抗弯长度为16.82 cm,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为77.1%,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64.5%,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导湿性、硬挺度和抗菌性.
推荐文章
非织造布结构吸声性能研究
非织造布
吸声系数
穿孔板共振结构吸声理论
熔喷非织造布生产应用及专用料的制备
熔喷
熔融指数
超细过滤
专用料
多层复合熔喷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隔音性能研究
复合熔喷非织造布
热轧
透射损失
制备工艺参数
我国非织造布机械标准体系研究
标准体系
纺织机械
非织造布机械
标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壳聚糖接枝改性PLA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合成纤维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非织造布 生物源功能剂 交联剂 壳聚糖 接枝改性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4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麻文效 31 38 3.0 4.0
2 马金亮 5 5 2.0 2.0
3 温开琦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乳酸纤维
非织造布
生物源功能剂
交联剂
壳聚糖
接枝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纤维工业
双月刊
1001-0041
43-1139/TQ
大16开
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42-2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9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