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又称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第二大常见阴道炎症,以外阴瘙痒、灼烧痛、豆腐渣样白带为常见症状.据调查全球约有 70%~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罹患一次 VVC,且有近 40%的患者会复发[1],甚至有 5%~8%的女性每年至少经历 4次复发性感染[2],王焱[3]还发现孕妇 VVC 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VVC 的发生给全世界女性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特别是对妊娠期妇女,能够引起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妊娠不良结局[4].目前能够有效治疗 VVC 的药物比较单一,并且随着药物的反复应用,致病菌对传统的唑类药物已逐渐出现耐药性,这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研究进展
伊曲康唑
投药,口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耐药
治疗结果
外阴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发病机制
抗真菌药物
生态疗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特异抗体的研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特异抗体
体液免疫
健康教育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的影响
健康教育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硝酸咪康唑栓
依从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唑类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念珠菌 唑类药物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3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荣霞 36 118 5.0 8.0
2 杨心茹 4 10 2.0 3.0
3 罗伟 10 19 3.0 4.0
4 邢丽枝 3 5 1.0 2.0
5 刘丹 9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念珠菌
唑类药物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