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采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指数分解模型,将“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西北5省(自治区)农业虚拟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强度效应、经济效应和需求效应等,并分别探究不同效应对虚拟水增长的贡献情况及其时空差异.结果 显示:农业虚拟水含量在产品结构分布上,畜牧产品>三大主粮>经济作物.从时间角度来看,2006-2015年全区域农业虚拟水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经济效应和强度效应分别是虚拟水含量变化的主要促进因素和主要抑制因素,总体上,经济效应>强度效应>结构效应>需求效应.“十一五”时期,该区域虚拟水含量变化主要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十二五”时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虚拟水含量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从空间角度来看,2006-2015年5省(自治区)虚拟水变化的总效应省际差异显著,新疆正向效应最强,为194.26亿m3,其次为宁夏、青海和陕西,负向效应中甘肃最强,下降了94.11亿m3.据此,从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调整生产结构及水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