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话语的参与框架看,话语标记“我是说”集中了发声者、作者、责任者三种话语角色,重构自我表达,同时避免冲突、维持互动,彰显言者立场,反映其监控、合作的元语用意识;“你知道”则把视角转向听者,使其焦点化为直接受话者,重视听者的参与状态,谋求其道义支持和情感接纳,体现言者以听者为话语导向,以及与听者共情、合作的元语用意识.同时,“我是说”和“你知道”的元话语功能表现为重构与共情,反映了言者不同的表达需求,也制约着话语标记的使用环境和替换条件.两者分别作用于交际两端,完善话语的表达与接收,体现出分野与共性同生共存的特征.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是说”与“你知道”的对比研究——框架、意识、功能的分野与共性
来源期刊 语言教学与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我是说” “你知道” 参与框架 元语用意识 元话语功能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莹 7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我是说”
“你知道”
参与框架
元语用意识
元话语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言教学与研究
双月刊
0257-9448
11-1472/H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2-45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0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