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分析,认为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的地层埋藏浅,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特征主要为结构混合和互层混合.考虑到混积岩成分和成因的复杂性,本文在岩心、壁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荧光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对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混积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分析了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混积的岩石学特征.结果 显示: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浅层沙三下亚段混积岩中陆源碎屑平均含量为60.5%,碳酸盐矿物含量为28.2%,属于碳酸盐质陆源碎屑岩,混积岩主要为泥灰岩、灰质砂岩和砂质白云岩.其中,碎屑矿物主要以细-粉砂级石英为主,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泥晶方解石;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蒙混层,其次为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且三者呈均匀混合的特征.同时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储层流体包裹体观察,综合分析成岩作用表明,埋藏浅的沙三下亚段混积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交代作用,其中胶结交代作用较强,而研究区压实、压溶作用对比渤海湾盆地大部分埋藏较深的古近系地层都弱,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蚀孔和微缝.压实、压溶作用弱和溶蚀作用强是研究区沙三下亚段储层物性好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沙三下亚段混合沉积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莱州湾凹陷
沙三下亚段
混合沉积储层
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卫城地区沙三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东濮凹陷
卫城地区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划分
苏里格南部地区
早二叠世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浅层沙三下亚段混积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沙三下亚段 混积岩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E122
字数 104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441/j.cnki.hdxb.201900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俊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458 10.0 20.0
2 张强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2 107 6.0 8.0
3 王梦琪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47 4.0 6.0
4 段雅君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22 3.0 4.0
5 孟子昂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 1.0 1.0
6 杨旭东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 1.0 1.0
7 周亚伟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4)
共引文献  (24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莱州湾凹陷
沙三下亚段
混积岩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