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使喷射混凝土在强度、回弹、一次喷射厚度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解决锦屏山隧道支护技术难题,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岩爆区与富水洞段湿喷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新型纳米级材料和硅灰,喷射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可达30~50 cm,2 rmin内终凝,与岩石的黏结力是普通混凝土的7~8倍以上;2h内强度可达到1 MPa(普通喷混凝土10 h左右才能达到此强度),28 d强度可达到40 MPa,后期强度(90 d)也比普通喷混凝土增加快,达到44.7 MPa;减水率达到30%、泌水率比不超过17%,流动性提高,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并且坍落度损失率低于12%,回弹率小于10%.该配合比在岩爆区能有效地抑制岩爆的发生,且在富水区能及时终凝达到封堵水的作用.研究成果对深埋特长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隧道
湿喷砼
配合比设计
参考
深埋隧洞极强岩爆段隧道掘进机半导洞掘进岩爆风险研究
深埋隧洞
隧道掘进机(TBM)
半导洞
极强岩爆
微震监测
锦屏Ⅱ水电站
洞渣湿喷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洞渣机制砂
湿喷混凝土
配合比
技术指标
力学性能
湿喷混凝土速凝剂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湿喷混凝土
速凝剂
配合比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爆区与富水洞段隧道湿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湿喷 混凝土配合比 岩爆区 富水地层 纳米混凝土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91
字数 56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8/j.cnki.wrahe.2020.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0 490 12.0 19.0
2 蒋明慧 25 36 4.0 5.0
3 张慧峰 19 10 2.0 2.0
4 陈亮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湿喷
混凝土配合比
岩爆区
富水地层
纳米混凝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1000-0860
11-175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2-42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9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