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水杨酸(SA)、褪黑素(MT)、赤霉素(GA)3种辐射保护剂对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的小苍兰进行保护处理,以期减轻植物辐照后的损伤,降低辐照后种球的死亡率,增加其存活率和开花率,为花卉品种培育与改良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方法]以小苍兰为研究对象,用辐射剂量分别为55、65、75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小苍兰种球后,采用150、300、450 mg/L的SA和5、10、15 mg/L的MT和GA对其进行浸泡处理,以未使用保护剂的辐照组和清水处理组为对照,研究辐射保护剂对小苍兰生长发育指标及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辐射剂量为55 Gy时,150 mg/L SA处理组小苍兰发芽率和存活率分别达到了86.87%、90.00%,显著高于辐射对照组,株高比辐射对照组高144.63%,叶片数和叶片面积分别是辐射对照组的5.96、1.78倍,开花率达到最大值33.33%.当辐照剂量为65 Gy时,3种辐射保护剂的保护效果为低浓度小于高浓度,其中450 mg/L SA处理组小苍兰存活率达到79.67%,相对辐射对照组提高了91.68%,且15 mg/L MT处理组小苍兰小花朵数比辐射对照高出187.77%.在高剂量辐照(75 Gy)处理下,高浓度保护剂优于低浓度,其中450 mg/L SA处理组小苍兰存活率、株高、开花率分别较辐射对照组提高了122.23%、268.17%、500.60%,叶片数和叶片面积分别是辐射对照组的2.22倍、2.57倍.15 mg/L MT和GA处理可提高65、75 Gy剂量组小苍兰的小花朵数,相对于辐射对照组分别多7.83、5.68朵.并且使用3种不同浓度辐射保护剂后,均能显著降低辐射小苍兰MDA含量,延缓辐射后SOD膜保护酶活性上升幅度,证明辐射保护剂能有效促进辐射损伤修复,减轻生理损伤.[结论]辐照后使用SA、MT和GA浸泡处理能有效减缓小苍兰辐照损伤,起到辐射保护的作用.在55 Gy辐射剂量下,150 mg/L SA和15 mg/L MT保护效果较好,而在65和75 Gy辐射剂量下,450 mg/L SA、15 mg/L MT和15 mg/L GA保护效果较好.
推荐文章
60Co-γ射线辐射对中国水仙的诱变效应
中国水仙
60Co-γ射线
辐射剂量
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对小苍兰的生物学效应
小苍兰
60Co-γ射线
辐射诱变育种
种球
60Co-γ射线辐照菌丝选育多糖高产菌株
辐照菌丝
60Co-γ射线
胞外多糖
60Co-γ射线辐照种子对牛至形态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牛至
辐照育种
γ射线
香芹酚
百里香酚
挥发性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种辐射保护剂对60Co-γ射线辐照小苍兰的保护效应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苍兰 60Co-γ辐射 水杨酸 褪黑素 赤霉素 辐射保护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6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909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5)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苍兰
60Co-γ辐射
水杨酸
褪黑素
赤霉素
辐射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