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 mg/L)赤霉素(GA3)浸种和不同温度温水浸种(25、30、40和50℃)处理,考察各处理种子生根率的变化,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生根发育时期种子种胚超微结构,探究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处理解除紫斑牡丹种子休眠进程中种胚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休眠解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GA3和温水浸种均明显提前了紫斑牡丹种子生根时间,并以300 mg/L GA3和40℃温水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提前14.7 d和16.0 d,生根率分别达62.33% 和67.00%.(2)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GA3、温水浸种处理较对照组紫斑牡丹种胚子叶的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及排列方式无明显影响,但其厚度均变薄,维管束结构明显,以300 mg/L GA3和40℃温水浸种处理生根效果最佳.(3)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各GA3浸种和温水浸种处理下,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前期,种胚子叶脂类物质出现降解现象,脂体呈大小不一的圆形或块状分布在细胞壁周边,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明显,核仁清晰,出现少量线粒体,细胞质内开始有蛋白质积累,在液泡的周围形成蛋白质沉积物;在种子萌发后期,种胚子叶细胞内物质稠密,脂体已降解融合成较大块状,细胞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基本降解完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出现,结构更加完整,表明此时细胞内物质代谢活动加强,种子休眠解除,且300 mg/L GA3、40℃温水浸种处理种子种胚子叶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研究发现,300 mg/L GA3浸种和40℃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且40℃温水浸种的效果更好,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温水浸种法.
推荐文章
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浸种对甜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甜樱桃
种子
低温层积
赤霉素
发芽率
赤霉素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
赤霉素
苦荞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紫斑牡丹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植物生理学
紫斑牡丹
种皮透性
豌豆萌发实验
外植体培养
抑制物质
休眠原因
紫斑牡丹种子浸提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紫斑牡丹
种子萌发
内源抑制物质
抗氧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对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萌发及其种胚解剖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斑牡丹 赤霉素 温水 浸种 种胚 破除休眠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5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Q945.35|Q248|S685.11
字数 8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20.03.04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红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42 222 9.0 13.0
2 张瑞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2 37 4.0 5.0
3 李婉茹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5 3 1.0 1.0
4 何丽霞 4 1 1.0 1.0
5 张双羽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共引文献  (233)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斑牡丹
赤霉素
温水
浸种
种胚
破除休眠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