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因其在油水分离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制备超疏水超亲油材料,但因其过程复杂、成本高、环境适应性差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TiO2溶胶浸涂并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和超亲油,水滴、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60°和0°.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粉表面的超疏水性源于其表面微纳米复合阶层结构及低表面能化学组成的协同作用.利用玉米秸秆粉表面的憎水性和亲油性,能将其用于水面油污的吸附和分离,具有分离效率高、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的优点.相比于其它材料,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超疏水超亲油的油污吸附剂,原料丰富、成本低、过程简单、易降解、可循环利用,有望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应用.
推荐文章
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超疏水
超亲油
聚氨酯
海绵
油水分离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分离
泡沫
超疏水
超亲油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特殊润湿性
微纳二元粗糙结构
刺激响应
重组装
薄膜
油水分离
耐腐蚀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超疏水铜网
耐腐蚀
油水分离
碳纳米管
水性聚氨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疏水超亲油玉米秸秆粉油污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超疏水 超亲油 TiO2 油污吸附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3-80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647.5
字数 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4/j.issn.1000-0518.2020.07.20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彦龙 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8 118 6.0 10.0
2 冯晓娟 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1 129 6.0 10.0
3 杨锐花 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王健荣 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河西走廊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秸秆
超疏水
超亲油
TiO2
油污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