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公共建筑日趋复合、紧凑和开放.面向城市与建筑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更为复杂和综合的设计任务也赋予项目核心建筑师的角色以新内涵:通过设计有效平衡政府目标、公众利益和开发商需求已成为工作重点.文章以UA尤安设计近年完成的上海虹桥世界中心为例,通过对项目工作线索的梳理,来讨论城市综合体这一重要的城市开发模式和公共建筑类型如何以“协同效应”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维度的价值创造,并成为改善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的共建平台.随后,以城市治理视角,从运营模式调整、公共服务植入和城市价值输出三个方面,参照国外成功经验来对项目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最后,通过项目的得失分析,指出协同营建的成功既需要建筑师自下而上的主动协调,更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正确引导.
推荐文章
当下城市综合体创新规划价值研究——以上海西虹桥项目为例
城市综合体
创新转型
多元融合
规划设计
绿色理念
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城市建筑综合体协同效应价值研究
高密度人居环境
城市建筑综合体
经济价值
空间价值
城市价值
基于高密度人群的人流行为分析
人流行为分析
高密度人群
社会力模型
以上海虹桥项目为例分析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
景观设计
城市建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城市综合体的高密度人居环境协同营建以上海虹桥世界中心为例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密度人居环境 公交导向开发 城市综合体 协同效应 核心建筑师 协作设计 城市性 城市治理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创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63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86(251)|TU242|TU984.13
字数 9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桢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 196 9.0 13.0
2 陈有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密度人居环境
公交导向开发
城市综合体
协同效应
核心建筑师
协作设计
城市性
城市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