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更好地研究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及全氮之间的关系,选择该地区主要的人工林类型——樟子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通过对其表层土壤(0~10cm)和剖面土壤(10~20,20~30,30~40,40~50cm)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研究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其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樟子松和杨树纯林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油松纯林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40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在40~50cm土层中却显著增加;且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表层土壤养分均高于油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中的团聚体更多集中在0.053~0.25mm,分别占土壤团聚体总量的63%和62%,而樟子松人工林中0.25~0.053mm和>2mm的团聚体含量均较高,二者约为其土壤团聚体总量的75%.3种林型中,油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尤其在0.5~1mm和1~2mm粒级中最为明显,且3种林型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均以<0.053mm、0.5~1mm和1~2mm粒级高于0.053~0.25mm、0.25~0.5mm以及>2mm为主.相关分析表明,3种林型各土层土壤及各粒级土壤团聚体间的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综上,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表层土壤养分均高于油松人工林,且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杨树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这为该地区未来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干旱区典型盐生植物群落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
干旱区
盐生植被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不同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库的分布特征
土壤团聚体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
有机碳贮量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进展
土壤呼吸
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干旱半干旱区
研究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西北半干旱区不同林型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关系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团聚体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20.06.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1)
共引文献  (62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团聚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