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的水电建设事业正在迎来又一次新的发展时期,这些水电工程的地下厂房通常采用深埋的大型地下洞室群结构。洞室群大多处于高山峡谷等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并且岩体介质性质特殊,使得分步开挖过程围岩稳定性问题突出。围岩稳定性研究有较多方法,其中数值模拟方法高效、方便、灵活,而基于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FLAC 3D数值计算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有效分析方法。本文将以西部某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背景,用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步开挖稳定性,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 拟定三种不同的开挖顺序,用FLAC 3D软件模拟、计算分步开挖过程;2) 分析计算结果,总结洞室围岩变形、应力分布及塑性区范围变化规律,给出开挖过程重点监测部位;3) 对比计算结果,评价不同开挖步序的合理性,得出最优开挖顺序方案。
推荐文章
某大型地下洞室群整体稳定性评价
地下厂房
洞室群
稳定性
错动带
龙滩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
FLAC
地下洞室
开挖
支护
稳定性
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
水电站
地下洞室
软弱夹层
长期稳定性
数值分析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弹塑性损伤优化研究
弹塑性损伤模型
三维有限元
地下洞室群
支护优化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FLAC 3D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步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土木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大型地下洞室 分步开挖 围岩稳定性 FLAC 3D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932
页数 20页 分类号 U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 61 896 13.0 29.0
2 张亚勤 17 0 0.0 0.0
3 孔维秋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1 0 0.0 0.0
4 栗剑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1 0 0.0 0.0
5 岳好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型地下洞室
分步开挖
围岩稳定性
FLAC
3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木工程
其它
2326-345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68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