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过程.选取“六朝形神之争”为视角,认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神是否是气,而目的是论证神灭还是神不灭.持神灭论者从认为神是气逐渐演变为神以气为物质基础;持神不灭论者则认为神不是气演变而来,亦无需以气为物质基础.受此影响,《黄帝内经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由《黄帝内经》时期的五脏藏神理论转变为五神脏理论.五脏藏精气的目的是为了舍五神,五精气变为了神的物质基础,而非《黄帝内经》中的神即精气.这段时期医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演变趋势相一致,都是在来自异域思想的佛教的冲击下完成,明确这一过程为中医理论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王强基于五脏藏神理论治疗 小儿癫痫伴认知障碍验案
小儿癫痫
认知障碍
五脏藏神
王强
验案
浅论《黄帝内经》"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与五脏调控系统
时脏阴阳
五脏调控系统
天人相应
以时测脏
藏象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分析
黄帝内经太素
脏象理论
《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
黄帝内经
方法学
五脏
四时法则
意象思维
精气-阴阳-五行
气化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分析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藏神 黄帝内经太素 五神脏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5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20.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受传 314 3197 28.0 41.0
2 王宪正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内经
五脏藏神
黄帝内经太素
五神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