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栽培措施对小麦强、弱势粒粒重和品质的调控作用在不同蘖位间的表现,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为材料,采用传统生产(TPP)、现有生产(CPP)和潜在推广(PEP)三个栽培模式分别建立小麦群体,对小麦主茎强势粒(MS)和弱势粒(MI)、第一分蘖强势粒(TS)和弱势粒(TI)进行连续取样分析,研究了小麦不同粒位间籽粒灌浆特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差异及栽培模式的影响.结果 表明,强势粒的最大粒重、成熟期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较弱势粒分别高9.3~12.4 mg·grain-1、0.9~1.1个百分点和1.4~1.8mg· grain-1.与TS相比,MS的最大粒重提高2.2 mg·grain-1,蛋白质含量降低0.8个百分点,但MI与TI间两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MS灌浆快、启动早、速率高,而TS需要更长的灌浆时间来实现较高的粒重.相比分蘖,主茎强、弱势粒间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大,受栽培模式影响较大.不同粒位的最大粒重与最高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小麦群体平均粒重、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强、弱势粒最大粒重、蛋白质产量均一致表现为PEP模式高于CPP和TPP模式;但籽粒平均蛋白质含量与强、弱势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模式间表现趋势不一致.因此,通过栽培措施合理规划小麦穗群结构,有助于构建高产和优质协同群体.
推荐文章
水氮限量供给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氮磷钾积累动态
水氮限量
冬小麦
强弱势籽粒
灌浆特性
养分含量
不同发育时期水稻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遗传分析
粳稻
灌浆速率
遗传
强、弱势粒
条件遗传方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不同栽培模式的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强、弱势粒 灌浆特征 蛋白质含量 栽培模式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态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6-12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12.1|S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新开 117 2756 28.0 50.0
2 郭文善 131 3077 29.0 52.0
3 李春燕 47 723 9.0 26.0
4 丁锦峰 17 12 2.0 3.0
5 朱敏 18 7 2.0 2.0
6 王妍 7 11 2.0 3.0
7 张明伟 6 9 1.0 3.0
8 游蕊 2 0 0.0 0.0
9 丁永刚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1)
共引文献  (30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强、弱势粒
灌浆特征
蛋白质含量
栽培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麦类作物学报
月刊
1009-1041
61-1359/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52-6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6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