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机数发生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在现代密码学中处于基础而核心的地位,其生成的随机数为密码算法和安全协议等众多密码应用提供基本安全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纯硬件形式的随机数发生器存在硬件更新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导致适用范围受限.因此,在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上通常采用软件随机数发生器(software RNG,SRNG)提供随机数服务.目前,Linux、Android、iOS以及Windows等典型操作系统平台均具备各自的SRNG,提供基于软件的随机数服务.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熵源熵不足和后处理模块内部状态泄露问题,这是影响SRNG的随机数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为此,设计并实现一种带有熵监控功能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entropy monitoring SRNG,EM-SRNG)架构,该设计利用高精度的纳秒级系统时钟作为非物理熵源.在线的熵监控模块可实现在发生器运行时对未处理数据的熵进行持续检测,并在熵不足的情况下按需调用后处理模块以改善数据的统计特性.另外,EM-SRNG的后处理模块可选用基于SM3和SM4密码算法设计的两种后处理扩展算法,以保证发生器内部状态的前向/后向安全性.通过对所设计的EM-SRNG与Linux随机数发生器(LRNG,目前主流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之一)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经SP 800-90B测试后发现EM-SRNG的输出质量与LRNG的dev/random提供的数据质量相当,而略好于LRNG的dev/urandom提供的数据质量,每比特的最小熵约为0.94/bit;在速率方面,EM-SRNG的数据产生速率比LRNG的dev/random高4个数量级左右,但由于在结构中嵌入了基于90B统计套件进行在线熵估计,使得EM-SRNG的速率比LRNG的dev/urandom要慢一些,约为4 Mbps.
推荐文章
随机数发生器探讨及一种真随机数发生器实现
真随机数发生器
信息安全
双重随机
用于SRAM PUFs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的FPGA实现
伪随机数发生器
哈希算法
静态随机存储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熵检验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均匀随机数发生器测试软件包的设计与实现
随机数发生器
统计检验
动态链接库
软件随机数发生器设计的安全问题
程序设计
安全
随机数发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带有熵监控功能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随机数发生器 熵监控 Linux随机数发生器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5-84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P311|TP316.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荆继武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63 768 16.0 26.0
2 马原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8 44 4.0 6.0
3 刘攀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2 0 0.0 0.0
4 陈天宇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2 0 0.0 0.0
5 吕娜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随机数发生器
熵监控
Linux随机数发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