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山西晋城煤研究煤粉中硫存在形态、分布规律及其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采用浮沉法将煤粉分选成<1.6、1.6-1.7、1.7-2.0和>2.0 g/cm3四个密度级别子样,分析各子样的硫含量、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测定了不同密度子样煤灰熔融性,并将>2.0 g/cm3密度级别子样加热到450、815、1000和1300℃,研究煤粉中硫受热挥发及其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RD和XRF分析进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晋城煤粉中硫在各密度子样中分布不均匀,在>2.0 g/cm3密度级中含量最高;随密度提高,各子样中有机硫含量快速下降,而硫酸盐硫、硫铁矿硫含量均显著上升.随灰化温度提高,原煤及各密度级别子样硫含量均下降,其中,450℃挥发87%,1300℃基本挥发完全.不同密度子样熔融温度不同,>2.0 g/cm3样品灰熔融温度最低;随灰化温度提高煤灰熔融温度升高.机理研究表明,不同密度子样灰熔融温度发生分化主要是其化学组成不同造成的,而>2.0 g/cm3子样熔融温度随灰化温度变化规律主要是灰中残留SO3造成的.
推荐文章
配煤、助熔剂对毕节煤灰熔融特性温度的影响研究
毕节煤
灰熔融性温度
配煤
助熔剂
CaO
Fe2O3
晋城煤粒度变化对灰熔融性影响规律研究
晋城煤
灰熔聚流化床
灰熔融温度
结渣
改性粉煤灰对型煤固硫性能的影响研究
型煤
固硫
氢氧化钙
改性粉煤灰
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控制因素
煤灰熔融性
煤灰成分
矿物组成
测试气氛
添加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晋城煤粉中硫的形态、分布及对煤灰熔融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晋城煤 形态硫 密度子样 灰熔融性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9-65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533
字数 46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洪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52 284 10.0 14.0
2 程健林 10 15 2.0 3.0
3 吴锁贞 10 36 3.0 6.0
4 伦飞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3 3 1.0 1.0
5 王庆松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2 0 0.0 0.0
6 屠卡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晋城煤
形态硫
密度子样
灰熔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