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降低轨道工程车辆加速时的电功率,以电静液压串联混合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泵进出口压差调节的泵入口流量耦合加速方式.分析了泵入口流量耦合、泵出口流量耦合、并联马达扭矩耦合三种加速方式下系统液压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对电功率的影响关系,探讨了不同液压能耦合模式下轨道工程车加速时的节能特性.AME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并联马达扭矩耦合与泵入口流量耦合模式下加速时降低电功率和节能效果明显,但前者存在较大的系统冲击,对车辆底架空间要求更严苛,成本更高,而泵入口流量耦合模式则兼具较好的节能性、稳定性及经济性,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静液压传动的蓄电池轨道车电液混合加速策略
蓄电池轨道车
静液压传动
电液混合动力
功率流
最小放电电流冲击
基于模糊PID的轨道工程车下坡缓速控制
蓄电池轨道工程车
下坡行驶
液压再生制动
缓速控制
模糊PI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液压能耦合模式下蓄电池轨道工程车的加速功率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混合动力 电静液压串联混合 液压能耦合 泵入口流量耦合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基础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2-1460
页数 9页 分类号 U267.1
字数 65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20.1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桓龙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47 1002 16.0 22.0
2 李顺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6 4 1.0 2.0
3 陈冠鹏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动力
电静液压串联混合
液压能耦合
泵入口流量耦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半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772信箱
3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06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