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江西大岗山生态站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 表明:1)样地植株密度为1667株·hm-2,来自于22科34属41种,个体数最多的为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其个体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52.49%,各物种在环境因素、干扰因素与生物学特性相互影响下,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分布;2)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896、2.674、0.725和0.978,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3)整个样地植株树高阶和径阶均呈现近似倒“J”型分布,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结构,说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就每个物种而言,树高阶和径阶具有多种分布形式,如在径阶分布方面,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类似泊松分布,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则为多峰分布;4)群落处于近顶极群落阶段,建群种为丝栗栲、刨花楠和山矾(Symplocos sumuntia),从树高阶分布和径阶分布上看,三者具有稳定的种群结构,有利于整个群落的稳定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多物种组成在演替过程中资源竞争变化规律,为探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及其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典型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武夷山
江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研究
常绿阔叶林
聚类分析
群落
德兴市
信丰县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
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大岗山
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种类数量特征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区系组成
群落结构
九连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 建群种 演替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9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20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35 3484 32.0 55.0
3 牛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6 355 10.0 17.0
7 宋庆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6 9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3)
共引文献  (238)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4(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5(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6(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7(2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
建群种
演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