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分类回收的方式酸浸回收废铅膏中的铅,正极采用加热酸浸的方式,负极采用直接酸浸的方式,研究酸浸的最佳条件和酸浸规律.结果 表明,负极铅膏材料在质量分数为85%的硫酸酸化条件下(固液比108 g/L)充分反应24 h,PbSO4转化率为91.34%.正极铅膏材料在65℃采用质量分数为85%的硫酸(固液比108 g/L)热酸浸反应2h,PbSO4转化率为95.69%,回收得到的PbSO4可以通过进一步电解或加入氢氧化钠脱硫结晶提纯后直接使用.
推荐文章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废铅酸蓄电池
铅膏
脱硫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废铅蓄电池
铅膏成分
测定方法
固相电解法从废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铅
废铅蓄电池
湿法冶金
铅回收
电解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熔炼烟气中SO2处理探讨
废铅酸蓄电池
冶炼
SO2
制酸
脱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废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分类回收废铅膏中的铅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分类回收 酸浸 废铅膏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固废资源化与无害化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5|TF812
字数 24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20.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魁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12 70 3.0 8.0
2 董海丽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8 11 2.0 3.0
3 刘恒毅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3 2 1.0 1.0
4 黄荃莅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1 0 0.0 0.0
5 黄朝冉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类回收
酸浸
废铅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