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冬灌量对苜蓿越冬和返青期土壤水热状况、返青期苜蓿生长及第一茬饲草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冬灌量水分梯度(T1为600 m3·hm-2、T2为900 m3·hm-2、T3为1200 m3·hm-2,以1500 m3·hm-2为CK),开展地下滴灌不同冬灌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田不同冬灌量对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差异明显,各处理冻融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6、6、12 d和18 d,冻结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51、61、63 d和67 d,随灌水量的增加冻融期和冻结期历时变短且延迟;消融期随冬灌量增加历时延长且逐步提前,各处理消融期历时为CK>T3=T2>T1,相差在1~4 d之间,以CK的3月5日结束期为最早.在苜蓿越冬期内,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随冬灌量的增加而增加,T1耗水量为53.70 m3·hm-2,T2为102.95 m3·hm-2,T3为301.5/hm2,CK为469.16 m3·hm-2,且以40~60 cm土层耗水量最高;6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变化表现不一致,T1和T2贮水量增加且增幅随冬灌量增加而下降,T3和CK贮水量下降,且随冬灌量增加降幅增大.在苜蓿返青期始末,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均呈消耗状态,以冬灌量900 m3·hm-2的T2土壤贮水消耗量为最高值,达212.87 m3·hm-2.越冬率、第一茬草产量均与冬灌量呈正相关关系,一级分枝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苜蓿越冬率、一级分枝数、第一茬草产量、越冬期和返青期耗水量为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各处理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为:T2>T3>T1>CK,认为宁夏灌区苜蓿草田地下滴灌最优冬灌灌水量为T2处理(900 m3·hm-2),有利于提高冬灌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改善苜蓿越冬、返青状况.
推荐文章
金塔县苜蓿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金塔县
苜蓿草产业
现状
对策建议
不同刈割方式对苜蓿草粉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
苜蓿草粉
压扁刈割
干燥方法
营养价值
黄土高原人工苜蓿草地固碳效应评估
黄土高原
人工苜蓿草地
发育阶段
固碳
空间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苜蓿草田地下滴灌适宜冬灌量
来源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苜蓿 地下滴灌 冬灌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耗水量 冻融交替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水分与节水灌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275.6
字数 6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7601.2020.01.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波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46 262 8.0 15.0
2 王占军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57 667 16.0 24.0
3 杜建民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31 117 6.0 10.0
4 俞鸿千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9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1)
共引文献  (193)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4(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地下滴灌
冬灌量
土壤贮水量
土壤耗水量
冻融交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双月刊
1000-7601
61-1088/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1-14号信箱
52-9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4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