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RhD多肽抑制抗-D抗体与RhD抗原结合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噬菌体展示文库筛选得到RhD抗原模拟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合成RhD多肽.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多肽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微柱凝胶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凝集抑制试验验证有效多肽,显微镜观察多肽有效抑制浓度,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多肽抑制效果.结果 Peptide 4噬菌体多肽最为稳定,未形成无规则卷曲与抗原性,且抑制IgG型单克隆抗-D与RhD抗原的反应效果较为明显,显微镜观察呈一定的剂量效应.流式细胞仪法显示当Peptide 4浓度达2.5 mg/50μL时对IgG型单克隆抗-D抗体与O型RhD阳性红细胞的凝集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Peptide 4为有效多肽,对抑制抗-D与RhD抗原的凝集具有一定效果,对RhD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及抗原性改造,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hD多肽抑制抗原抗体结合的效果
来源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Rh血型 多肽 抗-D D抗原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输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63
字数 3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2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宇清 53 168 7.0 10.0
2 梁延连 48 129 6.0 8.0
3 庄乃保 32 178 8.0 11.0
4 吴凡 22 31 3.0 4.0
5 梁爽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h血型
多肽
抗-D
D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
双月刊
1671-2587
34-1239/R
大16开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省立医院内
26-18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2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