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层状双氢氧化物具有制备简单,层间客体可调节,合成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因此成为析氧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但仍存在电荷传输速率低,过电位相对较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改性来加快其大规模应用.首先介绍了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特点,简述了其析氧反应的催化机理,然后总结了不同种类的优化改性策略来增强其催化活性.优化改性方法分别包括:与导电基材复合;合成超薄纳米片法;与石墨烯复合法;杂化改性法.重点探讨了层状双氢氧化物析氧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阐明将其适当结合,有利于制备更高效的析氧催化剂,最后指出了这类催化剂仍面临的问题:回收率较低,催化剂稳定性和可实现的电流密度尚未达到工业化需求,无法实现大规模制备等难点.
推荐文章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用于催化水氧化的研究进展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滑石
催化剂
氧化
电化学
光电化学
固体核磁共振谱学研究层状双氢氧化物
固体核磁共振
层状双氢氧化物
局部结构
动态特征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生物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层状双氢氧化物
药物载体
基因治疗
生物传感器
生物工程
层状双氢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进展
层状双氢氧化物
复合材料
综述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制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层状双氢氧化物析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催化剂 电解 层状双氢氧化物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43.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8/j.issn.1001-4381.2018.0009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纪梅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4 465 11.0 18.0
2 毕明刚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3 郝帅帅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4 谢博尧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5 张丽萍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6 朱海彬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6(5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7(22)
  • 参考文献(18)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9)
  • 参考文献(1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剂
电解
层状双氢氧化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