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环主体因其独特的主客体性质是构建超分子组装体的主要部分.大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导致形成了极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的超分子组装体,这些超分子组装体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空腔来调节.通过外部刺激,例如光、pH、氧化还原反应来控制组装体.通过利用主客体之间的可逆性,已经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刺激响应功能的材料和传感器.冠醚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官能化,环糊精和葫芦脲在水介质中显示出更高的溶解度,而柱芳烃的刚性结构则易于形成有机体.因此,有望将这些动态组装体应用于纳米技术、药物递送等领域.亚纳米级和微米级超分子组装体如胶体和囊泡将成为未来智能设备的发展趋势.
推荐文章
金属大环化合物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氧还原反应
金属大环化合物
非碳化
催化剂
电化学
燃料电池
杂环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杂环化合物
构-效关系
含吡啶、噻吩环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Cu(Ⅱ)的配合行为
2,6-二溴甲基吡啶
2,5-二氯甲基噻吩
对甲基苯磺酰胺
大环化合物
合成
配合
双核配合物
含嘧啶基团的新型亲水性共轭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交叉偶联反应
共轭大环
双频那醇合二硼
5-溴-2-碘嘧啶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大环化合物的刺激响应组装体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刺激响应 超分子组装体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603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43/j.cnki.CN42-1779/TQ.201909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慧 18 87 6.0 8.0
2 何祖政 1 0 0.0 0.0
3 谢冰倩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环化合物
刺激响应
超分子组装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