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加速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对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产量的研究,明确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还田深度,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微区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还田深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整个玉米生长季不同还田深度下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共设5个处理,还田深度分别为0-10cm (T1)、10-20 cm (T2)、20-30 cm (T3)和30-40 cm (T4),同时以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1)在整个玉米生长季CO2和N2O均表现为排放,CH4表现为吸收.CO2累积排放量为T3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28.6%,T4处理增加最少,较CK显著增加了17.1%(P<0.05),但T1与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N2O的累积排放量T2处理为最高,与CK相比,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111.3%,T4处理增加最少,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8%(P<0.05);CH4则表现为吸收,且秸秆还田后降低了农田土壤对CH4的吸收能力,吸收量表现为CK处理>T4处理>T3处理>T1处理>T2处理,且各还田处理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2)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增加,增产在5.6%-20.8%(P<0.05),但各处理之间的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差异不显著.当秸秆还至30-40 cm时,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20.8%,表明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肥力及作物增产有重要作用.(3)从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来看,在100年尺度上,GWP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T4处理>CK处理,而GHGI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 CK处理>T4处理,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季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而T4处理则降低了玉米季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说明秸秆深还至30-40 cm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增温潜势.[结论]秸秆还田会显著增加CO2和N2O排放,降低对CH4的吸收能力;秸秆深还至30-40 cm可相对降低综合增温潜势,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时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因此,为实现较高的玉米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秸秆深还至30-40 cm是较为合理的土壤改良培肥方式.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黑土区春玉米田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黑土
秸秆还田
氮肥
温室气体
土壤酶活性
春玉米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的影响
秸秆还田
玉米田
温室气体排放
碳固定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
秸秆还田
免耕稻田
温室气体
碳固定
增温潜势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干旱区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生物炭
玉米
农田
温室气体
秸秆还田
干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秸秆还田深度 排放通量 玉米产量 综合增温潜势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7-98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9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5.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3)
共引文献  (1240)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3(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4(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7(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8(6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9(5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0(6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1(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2(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室气体
秸秆还田深度
排放通量
玉米产量
综合增温潜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