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夜间呻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患者,女性,28岁,因睡眠中间断呻吟3年就诊.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作息规律.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行心电图、胸片、颅脑CT平扫、纤维喉镜和多导睡眠图(PSG)等相关检查.PSG表现为深吸气后出现呼气相延长,随后为短暂的深吸气和呼气,呼吸节律减慢,觉醒指数和呼吸事件指数多升高,无血氧饱和度下降.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SG表现,诊断为夜间呻吟,排除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的可能,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效果良好,随访2年病情稳定.结论:夜间呻吟相对少见,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PSG表现为诊断依据,应用CPAP治疗,预后较好.
推荐文章
猫抓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巴尔通体感染
猫抓病
淋巴结
囊性肾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肾肿瘤
囊性肾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夜间呻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夜间呻吟 多导睡眠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07,前插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62|R338.63
字数 3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81/j.1671-587x.202002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74 790 14.0 20.0
2 吕晓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58 353 10.0 17.0
3 苏靖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19 33 4.0 5.0
4 袁海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9 103 5.0 9.0
5 何秀丽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4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夜间呻吟
多导睡眠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